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我们要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容量电价机制已开始施行,但煤电企业并不能“躺赢”。当下,补偿分期到位、机制门槛较高、煤耗难以降低等问题依然困扰煤电。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过去一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年初,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晒“成绩单”,定“任务书”,绘“施工图”。从地方两会观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脚步坚实、活力涌动。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开发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分布式能源,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的清洁用能问题,也正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
“中国宝武确立‘四化’‘四有’高质量发展路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应对第六轮行业下行周期的破局手段,是结合公司实际,因时因势推出的战略安排,既聚焦当下又面向未来。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越火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前不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构成的两部制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