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国家发展的根基,能源是社会运转的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转型,推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逐步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并明确指明了我国新时代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的能源转型方向。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积极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近日记者随省生态环境厅“美丽中国广东样板”调研采访组来到揭阳,发现粤东揭阳持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协同推进减污降碳,风电、光伏等能源在揭阳惠来等地蓬勃发展。
融合突破 · 揭阳海上风电产业创新“风生水起”
站在赤沃村的港口上,人们享受着海风,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里是国家电投广东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下文称“前詹风电公司”)的厂区所在地广东省揭阳市惠来金澳湾。作为国家电投神泉一、二项目的负责企业,这里曾诞生过30万千瓦以上规模单个项目最短工期和500MW以上风场最短工期的世界纪录,也是广东省海上风力发电的主力企业,全球商运的最大风电机组在这里批量化应用。不得不提的是,国家电投自2008年就在惠来扎根,18年转型海上风电发展后,在粤东地区把投资开发重心落在揭阳,致力于兴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我们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发揭阳地区的海上风电,同时兼顾潮州、汕头、汕尾整个粤东区域。今年广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正好遇到我们利用海上风电开发海洋牧场,政府就把我们前詹公司作为开展海洋牧场的一个示范单位。”揭阳前詹风电公司的总经理穆兆辉向记者描述公司发展现状时提到。
前詹风电公司作为央企国家电投集团三级单位,目前总共建成三个项目。分别是神泉一项目、神泉二项目,还有神泉一(二期)项目。神泉一项目装机容量31.5万千瓦,于2021 年建设完成,也是揭阳首个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随之在2022年,神泉二项目建成,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该项目当年招标、当年开工、当年吊装完成,并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投产后,每年上网电量可超过17.43亿度,节省标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万吨。
“这次国家给了我们去做发展海洋牧场的机会,我们会牢牢把握住这次契机,全力开展‘新能源+海洋牧场’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对于省政府委以的重任,前詹风电公司的总经理穆兆辉作出回应。
目前,前詹风电公司充分利用惠来临港产业园海工装备、冷链物流等产业集聚和海上风电母港的区位优势,与蓝水集团等园区企业联合,共同致力于打造海上风电“新能源+”资源养护+渔业养殖+渔港经济多产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此外,国家电投还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桩基底部养殖、浮筏养殖、漂浮式海上风电融合养殖、码头防波堤外侧生态修复型藻类养殖、深远海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试验项目,以改善区域渔业资源的状况。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前詹风电公司不断加强对海上风电场海缆等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同时注重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为我国海洋生态环保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农光互补 · 粟源光伏再创佳绩 “板下经济”赋予新动力
“你们看到的土地是已经开垦的,等方案批准下来,我们就会开始种植作物。如果种植收成和后续销售渠道都没问题的话,集团就会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广东能源惠来粟源光伏电站(下文称“栗源光伏电站”)的负责人蔡曦在揭阳市惠来县葵潭农场光伏板区现场带记者参观。
从负责人在现场的讲述中可以得知,栗源光伏电站厂区现推行的光伏复合项目是广东能源集团与广东农垦集团共同出资合作的项目。项目自2021年9月开展工作协调,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惠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仅用了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塔基的交付。站点投入使用的光伏板采用分块发电、区中并网发电系统组成。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600亩,项目规划建设容量500MW,投资总额约为25亿元。
该项目是广东揭阳供电局及广东能源集团以坚决打好并取得胜利的方式,应对三大攻坚战,同时促进清洁能源的全面消纳。推动粟源光伏电站项目不仅有助于确保惠来县成为省级绿色高效发电示范县,而且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环保无污染的发电模式是他们的特点。据蔡曦介绍,电站目前分为两区建设,一区建设 (200 兆瓦)已经是在 22 年底就已经全容量并网了,之后的二区是计划建设 300 兆瓦,投资 15 亿左右。单是第一期的日发电量就能有120 万,单日收益大概能有 50 多万。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发电营收,还不算上网后的附加费用。另一方面,按照电站的测算,在项目全容量并网的前提下,项目全年的年均发电量大概是 5. 4 亿度左右。对应的年均能节约标煤大概是在16.67万吨,约可减少二氧化碳(C02)53.96万吨,二氧化硫(S02)排放量9742.35吨,氮氧化物(NOX)8118.63吨,电站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收益都十分可观。
放眼未来,产业的单一结构势必会走向转型升级,而新能源发电行业作为可持续发展主流也将融合其他产业形成“立体化”管理系统,“板下经济”便是国家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求高度重视的版块。蔡曦表示:“光伏复合项目现在是要求我们除了发电以外,还要大力发展这个‘板下经济’,除了种植适合的农作物,也考虑培养禽畜类。”
蔡曦对记者透露,今年电站决定种植1000亩魔芋及药材。“选择这类农作物,主要通过对电站土壤类型和光伏板条件的综合评估。栗源光伏电站土壤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厚且质地较黏重,肥力较差。这种土壤类型不适合种植大众类型蔬菜。另外,厂区土地无法而种植爬藤类植物。因为爬藤类植物会沿着支架不断向上生长直到覆盖光伏板导致影响光伏板正常效率发电。所以这种环境下,种植薯芋类蔬菜和药材就会更加合适。”
栗源光伏电站的负责人蔡曦还强调,“板下经济”模式是真正利用了发电厂区的土地资源。真正做到以“光伏”为着力点,推进产业叠加,实现光伏产业效益分配最大化,将光伏发电农业有机结合,走绿色清洁能源发展之路。不破不立,电力行业想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传统能源发电的改造是首要目标。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的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下文称“广东惠来电厂”)便是广东省火力电厂改造转型的“排头兵”之一。
广东惠来电厂在惠来县靖海湾深耕至今18年,总投资近300亿,厂内在运四台机组容量达320万千瓦,是广东能源集团旗下特大型骨干公司。近年来,广东惠来电厂作为省重点火力发电企业在面对集团的战略部署下,主动肩负起环保减排的使命担当,积极推动燃煤发电机组改造。
据采访了解,国内现在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大多是十多年前的汽轮机组,当时由于研发技术水平限制、国家电力“供小于求”因素影响,供电煤耗大,硫化物产出多,运行效率普遍较低,还存在发电量控制幅度受限等问题。这些机组现状显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发展需求,更不利于环保生态建设,而惠来电厂也在面临相同难关。
与此同时,针对煤电机组的技术改造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提出制定煤电改造“三改联动”(简称“三改”),具体包括对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供热能力和灵活性进行改造,以达到节能减排、提升能效的目的。对此,广东靖海电厂结合现有条件,根据国家政策引领,充分发挥广东煤电示范单位作用,积极进行改造。
实际上,惠来电厂早在16年实行超低排改造时就超前完成了任务。当时企业不仅取消了脱硫旁路,同时出色完成国家“503510”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mg/Nm3、35mg/Nm3、50mg/Nm3。)。此次面对“三改”计划,靖海电厂也计划将每一环落实到底。
首先,广东惠来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打算将厂区内的两台6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分批次进行通流改造,即对汽轮机内部的转子叶片等零件进行大规模升级更换,仅保存汽轮机外壳基础,由此达到节能减炭作用。通过提高汽机效率,降低汽机热耗使供电煤耗能够比之前降低10克左右,达到每发1度电所用煤不超过300克的标准。减少的供电煤耗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第二步是对煤电机组控制调度灵活性的改造。这些机组在最初设计时调峰往往只能调节一半幅度,例如一台60万千瓦机组只能在30万—60万这个幅度进行调节。而这种模式在如今国家电量供大于求的现状来看是要被淘汰的。举个例子,旧式火电机组就像一台只能开机和关机的电脑,如果不想电脑时刻亮着但却要随时能够使用,而不需要等待开机时间,就需要给他增加待机的功能,这就是为何要实现0-60万调节幅度。充分改善汽轮机在低负荷运行下的运行特性,让控制系统适应大幅波动和调节迫在眉睫。
惠来电厂改造的第三部分——关于供热改造,其实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将对电厂余热进行利用,既能将容量小又不环保的热锅炉淘汰,还能发挥集中供热的优势。惠来电厂将根据经济辐射半径铺设供热主管道,并通过招商的方式,吸引周边企业出资建设支管。这样可以关闭大量不环保的锅炉单位,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惠来电厂作为传统火力发电企业,完成“三改”不仅是为环保工作出力,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为企业未来提升自身竞争性做考虑。
通过农渔产业与新能源发电产业的联合和火力发电的低碳改造,过程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电力企业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采取实际行动推动能源转型,以高效的智慧用能帮助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电力企业致力于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践行电力清洁能源低碳转型新格局和致力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